本帖最后由 柴欣 于 2017-4-25 10:48 編輯
+ |: \) b8 z) u& `% U: [; z& G" y* m9 S6 ~4 y
前 言 : |* E$ B0 {2 R% J6 |
在曲網上玩的時間不算短了,發現有一部分曲友和我一樣,雖然不專業但卻對歌曲創作有著濃厚的興趣。通過瀏覽一些作品,發現這部分曲友對歌曲寫作的一些基礎知識掌握的還不夠,于是我想把自己多年來的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下,希望這一系列的帖子能夠對大家的創作有個借鑒的作用。
, @, m- C8 u2 p5 D- q
0 W' t% x( x* i/ _ 本系列內容過于簡單。曲網的大師們請繞行。如果不惜屈尊耽誤時間前來指導,我誠摯地表示感謝。
$ ^: k" |! c- U2 [$ H6 R
, Q6 v/ P+ W, n3 s# d. l 作曲,是音樂的最高形式。作曲分兩方面內容:器樂作曲和聲樂作曲。歌曲寫作屬于聲樂作曲范疇。雖然歌曲寫作主要表現為人聲演唱部分的旋律創作,而且常見的是單旋律(單聲部)的寫作,但涉及的音樂理論卻很多,因為本人分享的這些知識是面向非專業創作人群,所以盡量在最基本的層面上進行敘述,如果這樣還看不懂,那您真得自己學習一下相關的基本樂理了。
: E' t9 s4 p' X& E0 P& C! ~7 O; n% `, T
歌曲寫作分感性作曲和理性作曲兩個方面。感性作曲就是您哼唱出來的一句或一段旋律完全是隨口隨心的,它在聽覺上不錯,在譜面上也顯得中規中矩,但要是讓您解釋原由,您自己也不知道應該說些什么。這是因為您在音樂上的天分和長時間積蓄的音樂底蘊所自然形成的。理性作曲是在自己所掌握的創作理論基礎上,有意識地去把一個旋律片段按歌曲創作的一般規律去發展成一個段落、一首完整的作品,或者把自己感性創作出來的旋律修改的更好一些。6 i, b) X: x3 q8 r& V
; U: g1 K- Q0 g! c% k& { 在實際創作中,感性作曲和理性作曲通常是結合運用的。有時候光憑感性創作出來的旋律會有一些不足,會出現一些瑕疵和錯誤,這時候如果理性加進來,會讓自己的作品更趨于完美。7 S, m* P; n' O' E
5 i; w+ ]* \1 f- A" z0 r; ? 學習歌曲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別指望在較短時間內就能熟練掌握作曲的各項技能,即使在短時間內學習了很多相關知識,那還涉及到實際運用的問題。我這個系列分享也不是一下子都拿出來,我會一周發一個帖子,給大家一個消化理解的時間。
' Y) E: {0 M7 g) I" m+ ^7 ~) y( W( t: ^9 p9 O% }) g' m |
在以后的帖子譜例中,我盡量選擇曲網里公開發表的曲譜。如果作者認為侵權,請及時在回復中聲明,我會盡快更改譜例。
5 X, a$ t* A% @; Q4 E0 a' X
- x* G+ [" z+ z/ M- O# o 現在有關歌曲寫作方面的書籍太多了,但從基礎寫作或零起步方面來說,個人覺得楊瑞慶編著的《自學作曲輔導教程》(上海音樂出版社)寫的相對通俗易懂,我在以后的帖子中,很多內容是參照或照搬這本書的內容的,力求簡單實用,盡量避免過深的音樂理論。在此向楊瑞慶老師表示感謝和敬意。1 L. u% N5 |) I7 Y
% Z: a9 i8 `, x7 Z 愛迪生說過:“天才,1%是靈感,99%是汗水。”對于業余的歌曲創作愛好者來說,不要認為只要付出努力,學習了相關的作曲理論,就能寫出讓大多數人都叫好的歌曲,愛迪生這句名言還有一句:“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所以,從歌曲寫作方面來說,音樂天分和音樂理論的掌握相輔相成,才能最大程度的寫好一首歌曲。* ~3 V: y1 o7 ^9 y" V6 T
; ?) X1 F4 c3 P# l. E5 w8 \: v" E分析歌詞
W9 h1 m& ], n G
6 D* e+ ?9 P2 Y- h) J 一首歌曲的形成,絕大部分是先有詞后有曲。歌詞是從“詩”分離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通俗的講,歌詞就是符合旋律結構的詩。在決定為歌詞譜曲后,曲作者首先要分析歌詞的結構形式和風格。
/ V6 y3 P1 |- y! _ 這里雖然分析的是歌詞,但卻是從曲式的角度上分析的,曲式就是旋律的結構形式,這里就是指歌曲的結構形式,所以在分析歌詞的同時,也捎帶著學習歌曲的曲式。
$ @7 q% Y0 R( |一、歌詞結構:
5 ?& E+ ^2 B. |, t 這里雖然分析的是歌詞結構,但卻是從曲式的角度上分析的,曲式就是旋律的結構形式,這里就是指歌曲的結構形式,所以在分析歌詞的同時,也捎帶著學習歌曲的曲式。下面所分類的“幾段體”不是文學意義上的“段落”,而是指“樂段”。
8 |9 F$ R% n9 r! C. I# V# c 1、一段體。只有一段歌詞,或者多段格式、基調相同或相似的歌詞叫一段體歌詞。從定義中可以看出,一段體分兩個類型,一是一段詞對應一段曲,也叫單節歌;二是多段詞對應一段曲,也叫分節歌1 i8 r5 o3 S5 {1 s% P X# j. i# ^
% G. g: ~7 ^" Z 一段體歌曲因為只有一個樂段,所以情緒一般平和,即使有多段歌詞,情緒也難以展開,故而在民歌、兒歌中常見。如果想讓一段體歌曲的情緒有所變化,只能在樂段內部短時間、小部分進行。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屬于一段體歌曲。" G% Z. i" {" e* Z! _' T
看一下曲網上的歌詞《猜月兒》(相相心 詞):; ]1 R2 k: [ {
窗打開 月兒來1 u( Y+ U# d( z/ e- M& q4 p
笑迷迷的讓我猜3 O/ l# V1 n' e
月宮桂子何時開
1 J/ _6 d! x8 M: V" R# j 吳剛哥哥有多帥
+ Z7 e$ N% L( r! C 嫦娥姐姐有多美 z D( n8 [2 N( `. t+ z
玉兔兒有多乖
Z9 c' @' ~) D4 L
6 R" v4 N& ~8 ^' w, H 不用猜 不用猜: U6 C. U$ g/ ]9 g- D4 m7 J
天宮微信剛發來6 Z9 ^1 D" H4 n# |6 K# j& M
月宮桂子花初開
6 r6 f7 [6 h, W9 J: v* n& J 吳剛哥哥正砍柴
2 c {3 u# ?" R1 L! k. B9 { 嫦娥姐姐舞長袖
% ]; w) U/ M% E- l" k9 D 玉兔兒忙采摘 ' b/ Z! d2 X3 v2 Z' x
$ W6 k4 D. d4 w2 \) t! {# m 這兩段歌詞雖然內容不同,但格式相同,基本情緒也一樣,所以很自然的兩段歌詞共用一段旋律,形成一首分節歌式的一段體歌曲。但事情往往不是絕對的,如果曲作者有想法,也可以譜成兩個樂段的歌曲,單就這首歌詞而言,兒歌要求音域不能寬,旋律不要求太復雜,在兩段歌詞格式相同,情緒也相同的前提下,還是譜成一段體歌曲為宜。
) i7 Q. E1 R% e$ a 再看這首《你有一顆美麗的心》(房玉軍 詞)4 F e2 k1 o+ T2 w" u) S
你有一顆寬容的心,
" l) J" ~" Z- ~/ Y% ~+ ~, j 微笑對待變幻的風云,# q/ F" @6 P! b" ]' X. X7 x
微笑對待生活的艱辛,
+ ~2 u. B: x; w5 v2 } 四季的風霜雪雨,1 C4 L7 Y' @9 ^
在你眼里都是春暉。. k/ I& ?4 f0 x* A, I/ E: ~0 {2 _& A
1 a+ r9 E) O$ v* O9 b) u6 W8 h3 I8 F 你有一顆快樂的心,0 i8 w7 j* w8 |4 f) o
幸福創造甜蜜的芳菲,
2 j& x5 p, h3 z. w- J! I+ c$ e7 V; O 幸福改變生活的韻味,
% K0 s8 E! V2 D1 z( q 歲月的恩寵光陰,2 |9 V+ w5 g& F& K
在你夢里都是耕耘。
2 S1 T& v$ x7 y( \) ^7 t5 d h% q( b7 G- g5 L
你有一顆感恩的心,/ x. u J; O. a) O( P$ a
虔誠感受世界的澤惠,
) c0 w* x: z7 R4 g- C 虔誠感受生活的滋潤,
9 k# x+ G c- u* P5 d( K3 ]! w 紅塵的酸甜苦辣,& e ~, K& A& j8 \& p7 ]) C6 a
在你的愛里都是情深。$ r; `) ` S2 t/ A% \6 D4 |" }
; h9 J) F; b+ m) M: i1 G 你有一顆美麗的心,
9 O7 @5 f+ C( {) c6 [' ^ 和諧擁抱世界的繽紛,
, u; J4 a% K0 b" S 和諧擁抱生活的甜美,
9 Z8 M' O A' m. n5 t1 e/ j 人間的悲歡離合,
! l( t5 b. Q% F5 v E* l 在你的魂里都是豐碑。2 j1 U2 c3 O5 T% s5 X# }1 r5 M
四段歌詞格式相同,內容情緒基本一樣,每段都是說你有一顆心,只不過是從不同的角度來寫,單從結構形式上看,這就是分節歌式的一段體,如果在旋律上硬生生改為兩個樂段不是不可以,但從歌詞內容上來說,唱完第一段歌詞后,似乎沒有讓旋律展開(進入第二樂段)的素材。. G: J3 Q& I: G- ^& m( s
1 O- o$ N( B4 z9 S3 n P+ M
2、兩段體。這是最常見的歌詞結構形式。由兩個情緒明顯不同的歌詞段落構成。有兩種類型:
+ \( w. i- }8 t 單純的兩段體。A、B段可以是一段詞,也可以是分節歌式的多段詞。如《難忘曾經你的溫柔》(苑冰 詞)& P' v: D) K; ^; L5 x) g3 G H
秋風吹落一地凄涼
# i; B' e4 c3 ~3 Y4 s' F 回憶刺痛心里的傷
" J0 |: \0 |! q, T% k( S( ] 走在夜色霓虹的小路
; E7 h3 g8 ]* t/ ~1 G1 C# j a6 U 默默地凝望著遠方
- c7 t+ s4 c! R8 o: Z$ B: W' J, i& \1 _5 [$ c" [' v6 x* l
心中思念夜色微涼
5 h @* P! \5 j e9 M* H; d3 j+ T 痛是抹不去的心傷5 r1 C6 J$ v5 o
留不住你離去的腳步
- d) |+ V( h& S: A4 o0 t# o 失去怎能把你遺忘
& g6 P" w7 @1 l/ w7 K! S
) f$ u1 H% t, ~+ s, A+ n* `+ k 愛你想你 想你愛你好無助
- H2 M1 i: _3 B# B" M$ l" i 愛著卻不能把你挽留
/ N# U' D: g" @/ N6 x X- f 癡心為你付出所有% N% b$ J- q9 i$ C! g
我的真心怎么可以不在乎" m$ [4 h2 P- ~, S9 d2 B( S
+ \! `0 H9 Y. s7 Y, ^ 愛你想你 想你愛你好想哭
0 T9 \+ N# ^! s* p1 }: {1 h) x% _ 再也不能牽著你的手
3 [/ [$ {8 O S4 h 難忘曾經你的溫柔: P( _) d! w5 R% u
愛卻覆水難收 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眸. ?* C3 j( [4 q/ q; t
這首歌詞分四個自然段,前兩個段落的格式情緒一樣,后兩個段落的格式情緒一樣。所以可視為兩段體歌詞。旋律上總的說來要求創作出兩段情緒不同的樂段即可,但是,在寫兩個情緒不同的樂段這個前提下,具體怎樣安排各段歌詞,就依曲作者的想法不同而不同了,可以有多種形式:( @+ u7 C" h. P& S* P5 ~
A1、A2共用一段旋律,B1、B2共用一段旋律;A1-B1,A2-B2.7 z i$ |; w1 M+ i
A1、A2安排在一個樂段里,B1、B2安排在一個樂段里;A1-A2,B1-B2.
' g. |+ W5 D/ v8 [ ?# V" G% C A1、A2共用一段旋律,B1、B2安排在一個樂段里;A1-B1-B2,A2-B1-B2.
& j$ P1 ~& A3 Q( J+ A7 u. E A1、A2安排在一個樂段里,B1、B2共用一段旋律;A1-A2-B1,A1-A2-B2$ h1 m7 o3 l/ V) n' s- i
不管采用上述那種方法,歌曲總是兩個情緒不同的兩個樂段。
. Q) P$ N# p7 t, r1 Z; X# P& {/ q 主副歌式的兩段體。AB段(指樂段)其中一段是多段詞,即分節歌形式,常常是主題的多角度描述,稱為主歌;另一段是主題的高度概括和升華,只有一段詞,稱為副歌。如《我們走在大路上》,演唱圖示是這樣:A1-B,A2-B,A3-B,A4-B。也有的歌曲是這樣:A-B1,A-B2,A-B3.....
( R0 W! d' T# `) n9 T) [
/ r! v( q [5 [7 i0 ^, X+ C3 e c) c 這里把兩段體歌曲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很多歌曲寫作教材上是這樣分類的,N年前我受的教育也是這樣。另外,常常聽一些詞作者在和曲作者交流時總是說我的主歌怎么怎么樣,副歌怎么怎么樣,可是看他的詞作,就是一個單純的兩段體歌詞,在這樣的詞作者眼里,似乎只要是兩段體歌曲,A段就是主歌,B段就是副歌,這是不對的。
% z- ^( ?( e+ H# ^8 S# v! z: [1 E7 m; `- j# ^2 x7 {
即使兩段體可以分出這樣兩個類型,我個人現在也認為不妥,兩段體盡管表現了不同的情緒,那也是從不同方面敘述歌曲的主題,不應該有主副之分,一般說,兩段體歌曲是先敘事(A樂段)后抒情(B樂段),那么,光敘事不抒情,歌曲不夠盡興;光抒情不敘事,沒有鋪墊顯得太突兀,敘事抒情都很重要,從這個角度說,就不應該有主副之分。這是個學術問題,還有待于廣大同行交流研討。
( o3 ^1 u8 |: a& _5 d9 B
7 i* n% G+ M1 J% C5 u 3、三段體。了解了前兩種結構形式,三段體的構成就不難理解了。它分兩種形式:
" `7 B% M7 L2 v& E. V8 z# X* Y, ]9 e 帶再現的三段體。一、三段相同或相似,二段與前后形成情緒上的對比(A-B-A)。如梅艷芳演唱的《女人花》(以第一遍為例)3 _' k, \8 ~& N1 p
A 我有花一朵,種在我心中,含苞待放意幽幽,
3 D/ k4 ~3 T8 Y3 u 朝朝與暮暮,我切切地等候,有心的人來入夢。
; G6 j. A" b% _+ n3 G4 @, e" G4 v# J0 A4 t) O3 }4 o) F
B 女人花搖曳在紅塵中,女人花隨風輕輕擺動,
$ n% e$ u# v, i# j) c 只盼望有一雙溫暖手,能撫慰我內心的寂寞。
; I& U8 A% `/ Y* Q1 A( c2 i
* R8 Z" h/ j/ S& ] A 我有花一朵,花香滿枝頭,誰來真心尋芳蹤,0 {( j" t. Y6 |; c
花開不多時啊堪折直須折,女人如花花似夢。
8 V4 G8 `2 L- X8 w( ~8 P( A! G 帶再現的三段體是基于兩段體上的,目前我在曲網里很難看到由詞作者原本就設計好的這種類型歌詞,常見的是曲作者拿到的是兩段體的歌詞,但根據自己在歌曲情緒走向上的設計,覺得高潮抒情段落(B樂段)結束后,應該有個情緒回落的平靜樂段,要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所以將A樂段再反復一下然后結束,就變成了這種類型。9 n1 R1 m% N8 x* g$ d
3 @. _0 N& L5 j
不帶再現的三段體。三段的內容情緒各不相同,情緒是逐步遞增的,全曲最高潮的地方在第三樂段(A-B-C)。我在曲網上曾發表過一首歌詞《相信自己》,就是這種類型。(旋律已經寫完了,但沒工夫做伴奏小樣呢):
5 ^- K$ X% a/ G: y3 J A1
7 B( Y$ k, |2 ?* l" }& m 我不能在藍天上自由的飛翔,. {7 P" s5 Z8 g6 E% t/ H
可是我能感受到天空的寬廣,5 Z$ V2 z3 `6 ^2 \
我不能在山林間盡情的奔跑,
+ y) e1 O, N' y 可是我能呼吸到田野的花香。( N( @8 y& @* q- a& [ y* y
A2
$ }- `4 j$ J8 X$ L 我不能夠表達出心中的向往,5 {8 z, N! v! A
可是我能描繪出七彩的霞光,( ^. a. y- l- i9 P- G. e. I
我不能夠聽見你動情的歌唱,
& M3 g. W% e% P+ s4 y 可是我能看見你微笑的臉龐。 ( ~7 u$ a) e3 o5 E3 O2 I% n
B
( G( q$ m6 d* i/ b 無盡的黑夜中我不會再彷徨,
3 K4 F( B% a! [$ x/ o7 b, o 因為太多的那份愛照亮了前方,
% o' d8 p! n$ L+ \) @3 k; E1 [ 無聲的世界里我不會再迷茫,
* O/ F9 r6 V/ n+ u1 Q2 z* g1 O 因為心里的那首歌一直在回蕩。- n# @8 w3 ]9 h/ Z+ \7 c
C1! W8 S& F% M, t d
I will be strong,我會堅強, s3 o; X9 o( t' U5 L; w
相信自己,不再憂傷," I2 l, @/ M( A1 J7 }
當心中充滿了自信的力量," A+ D% f( f& V/ o3 R
我依然可以拼搏在人生的賽場,( z/ p( e( W3 n0 t% l+ f
C20 [+ M* G; ^, i: P0 V, `8 j
I will be strong,我會堅強,
% s( C4 ?' r' j, G2 k; v4 Y 相信自己,不再憂傷,
4 l4 o$ B1 P$ u; T6 S& S$ A( W 當心中充滿了美好的希望,$ Q+ w: w: g- j. O" B. b V
我依然可以擁有那溫暖的陽光。
$ l' [- d; m$ s1 i6 l( ^) R1 L' S! a# R- `( @
除了上述三種結構形式外,還有多段體,即由四個以上的段落構成,因為不常見,故不再贅述。在現代通俗歌曲中,最常見的就是兩段體和三段體結構。
9 g0 Z" }6 g- |+ [1 Z; F
% J8 g4 _% i. z) y' I# W5 ? 分析歌詞結構可以讓旋律在總體上有個情緒走向的整體規劃和設計。有的詞作者在發表歌詞時,已經在每個歌詞段落前標注了應屬于哪個樂段的標記,如A1、A2、B1、B2等這樣的標記。有的歌詞雖然沒有標記,但每個自然段間有空行,也能一目了然。但有的詞作從頭至尾每句歌詞都是挨著的,怎樣分段就要靠曲作者自己的理解了。7 j' S5 i& P/ o3 n$ g4 R/ ]. r6 e
; [4 R: O- K, @二、歌詞風格:; _ d3 [+ W( l
歌詞的風格直接影響著旋律的風格。現代通俗歌曲的風格多樣,但有時候每種風格之間的界限是模糊的,因為一首歌曲除了人聲演唱的單旋律,還有伴奏在里面,所以光看單旋律很難具體定義歌曲的風格屬性。如龐龍演唱的《家在東北》,人聲旋律是濃郁的東北風格,但伴奏是流行風格。我們心中主要探討歌曲單旋律的寫作,所以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單旋律上。3 z B) ?1 Q' b ]
如果歌詞內容帶有特定區域性特點、環境特點、語言特點,那么曲作者在旋律創作風格上就應該盡量貼近這些特點,比如《吐魯番的葡萄熟了》、《我的家鄉沂蒙山》、《人說山西好風光》,還有上面說的《家在東北》,歌詞已經明確了區域范圍,那么在旋律創作中運用新疆、山東、山西、東北等地民歌的特點曲譜曲會更貼切。
2 Q; N. ~( Y/ W, d ) }" Q" @( |1 B6 o* z
即使沒有明確區域范圍,但歌詞的環境內容也表明了地方性,比如出現“鳳尾竹,竹樓”等詞,就是傣族或西南民歌風格。出現“雪山,格桑花”等詞,就是藏族風格。如果歌詞出現“呀兒伊兒呦,哎嗨呦”等等這樣的襯字,雖然沒有表明地方性,但至少應該用民族風格旋律譜曲是貼切的。7 h# z" t. j8 @( F0 B
. n/ z5 i( ^1 t: u* A 歌詞內容的風格和旋律風格保持統一是對的,但不能太教條,有時候也可以靈活處理。有時候具有地方性的歌詞,可以讓旋律風格顯得中性,比如《太陽島上》,太陽島是我們東北哈爾濱的公園,但旋律風格卻沒有東北特色。有時候不具備地方性的歌詞,也可以讓旋律具有地方風格,比如《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旋律采用了西北風格。
! ?4 b, }6 ~' }( T& P! F. E9 b9 x3 u, g; P6 }5 F5 x% Z
今天先說到這兒,下周見。有什么問題和意見可在回復中提出,我們共同交流。
- d% D1 `$ {2 c4 m. | |